• 中新河南网许昌8月21日电2015年,许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举措,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实现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相辅相成的目的。政府搭台,打造经济文化圈。许昌的三国文化底蕴深厚,曹魏文化、钧瓷文化、中医药文化、生态文化远近闻名。2015年全市将通过三国文化旅游周、钧瓷文化节、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等重大节日,突出“文化为媒、经贸
    2016-05-06
  • 中新河南网许昌9月6日电9月1日上午,襄城县纪念抗日战争七十周年书画活动在毛主席视察纪念馆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襄城县关工委、襄城县文联、襄城县旅游局、襄城县妇联、襄城县书协、襄城县美协、襄城县政协书画院等联合举办。来自文学艺术界老前辈、全县知名书画家、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开幕式。本次书画展利用诗词书画的形式对抗日战争胜利进行纪念,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本次展览共展出书画作品58幅,其中书法作品45件,绘画作品13件。
    2016-05-06
  • 中新网许昌9月21日电9月19日,在许昌许都大剧院举行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数十位来自海内外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文化投资企业负责人参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瑞红出席。在会上,三国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昌睿文化控股有限公司、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对三国文化产业园、中国汉魏春秋文化旅游产业园、许昌市融媒体产业发展基地、“融智+生活”生活服务平台等项目进行了推介,并和与会嘉宾进行了积极对接。刘瑞红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许昌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她说,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文化
    2016-05-06
  • 中新网许昌9月24日电9月19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五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古城平遥盛装开幕。在国内外的众多展览中,由中共禹州市委宣传部策划,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张松桥策展的《家园·禹州市的美丽乡村》联展在平遥文庙展区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摄影爱好者驻足参观。这是本次大展中唯一一个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展览,也是有史以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禹州参与作品最多、参加人数最多一次。来自禹州10位摄影家携120幅余作品用视觉语言向全世界讲述了如今“美丽禹州”的独特魅力。作为全球摄影人的奥斯卡,创办于2
    2016-05-06
  • 中新网许昌9月28日电为迎接中国禹州市第九届钧瓷文化节,打造钧瓷文化艺术品牌,9月27日上午,由许昌市中国钧瓷收藏家协会、许昌市保元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尚钧堂钧瓷艺术馆共同主办的“钧彩千年”当代钧瓷艺术精品展,在许昌东城区尚钧堂钧瓷艺术馆拉开帷幕。据悉,此次参展的作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属于共和国钧官窑时期的作品,它包括传统钧瓷与钧瓷新工艺、大窑蓝与钧彩瓷;另一部分是继共和国钧官窑后的大师作品,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孔相卿、杨志、杨国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佩章、晋哓瞳、苗长强等,以及众
    2016-05-06
  • 中新网许昌10月9日电9月12日,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愍帝陵维修加固工程完工且顺利通过市级文物专家验收。据悉,因年久失修,愍帝陵陵体表面滋生大量树木和杂草,陵体多处出现盗洞和裂缝,部分区域出现崩塌现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更好地保护这处三国历史遗址,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今年,许昌县文物部门自筹经费8万元,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了《愍帝陵抢修保护方案》并通过市文物局审核。采取招标形式,河南天宝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乙级)中标负责维修加固施工。在维修中坚持了“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主要对陵体表面的植
    2016-05-06
  • 中新网许昌10月9日电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许昌市4个非遗项目榜上有名。据了解,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73个,许昌市有2个项目上榜,分别是腐竹制作技艺(河街腐竹制作技艺)和档发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41个,许昌市有2个项目上榜,分别是民间剪纸(禹州剪纸)和肘阁(石固肘阁)。2014年9月,许昌市开展了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遴选推荐工作,按照推荐名额为本市所属行政县(区)数量2倍的要求
    2016-05-06
  • 中新网许昌10月16日电日前,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颁奖仪式在郑州举行。本次共评出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69个,许昌市有4个,其中禹州市赫连洁静的烙画作品《儿时的记忆》和张自军、张小帅、张诚明创作的钧瓷作品《窑变金星天目釉中原壶》(系列)两个项目获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据悉,“金鼎奖”是经河南省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由省文联、省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省性民间艺术最高奖,共设民间文艺成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民间文学作品(含新故事)奖、民间艺术表演
    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