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官微,吾儿即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有成,亦吾所大愿也。”郑板桥说。他在范县做知县的第二年,也就是他五十二岁的时候,妻子饶氏生了一个儿子郑麟。儿子长到五六岁了,郑板桥就延请老师来教育儿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尊师重道历来是中国的传统美德,郑板桥对儿子教育的方针和态度是“至于延师傅,待同学,不可不慎。”郑板桥说:“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呼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延请到优秀教师自然是幸事一桩,有利于儿子的教育成长,就是请不到优秀教师也不是什么
2016-07-05